欢迎访问犍为新闻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正文

开展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风

作者: 周文 黄诗尧 罗健武 来源: 犍为融媒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21日 点击数: 2776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多彩,但是一些地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攀比盛行、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厚葬薄养问题突出,造成有些家庭辛苦多年的积蓄因一场红白喜事而消失殆尽,有的因此而举债返贫,对此苦不堪言,但碍于面子不得不随大流。有些家庭子女成群,但是家中老人常年独自生活、无人照料,过世后“风光大葬”以显孝心……这些现象凸显了有的地方人们“精神粮食”的匮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是维系乡愁的重要纽带,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动力。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市马庄村视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践行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目标是在乡村营造富于浓厚时代气息与时代精神的文化环境,提振乡村居民精气神、增强凝聚力、形成好风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践行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有利于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有利于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构建温馨、和谐、美好的生活氛围。践行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要从涵育优秀家风、弘扬善行义举、繁荣优秀文化、引导诚实守信、传承勤俭美德、模范孝老爱亲等处着手,不断“深耕细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田。

 

作者:芭沟镇 周文 黄诗尧 记者:罗健武

编辑:郑鑫川 刘开全 责编:纪小娥  审核:岑正权
 

新闻采集QQ群:296053423 邮箱 news@qwxww.cn
地址:犍为县玉津镇凤凰路南段336号。 邮编:614400 备案号:蜀ICP备14010140号 浏览本站请使用Chrome、Firefox等高速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
新闻爆料:0833-4250040 监督电话:0833-4250026
律师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