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犍为新闻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散文-正文

我记住了什么

作者: 刘晓英 来源: 犍为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20日 点击数: 67222



“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你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没有现场观众的2020元宵晚会非同寻常,那一场场抗击肺炎疫情报告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简单的问句直抵人心,这是天地间怎样的一种力量,让我不禁泪目。我却以为:记住,是最动情的告白。

我记住了“三座山”的伟岸。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拔地而起,为我们真实呈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气魄,什么叫举国之力、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这惊天动地的“生死时速”就是最好的诠释。此刻,我庆幸,我是中国人。而没有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退休生活的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危难时刻慨然出征,白衣作战袍,率领众多专家再战防疫最前线,他的专业和敬业极大地抚慰着大家对未知的恐慌。“三山”齐聚克难关,这是特殊事期的震疫之山、安定之山、希望之山。

我记住了“工作圈”的担当。成立防控疫情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部门防疫联络人员,细化应急预案……作为电力保障部门,我们乐山电力犍为公司始终将保障电网的可靠供电同战“疫”情高度融合。冒着小雨,耐着低温,错开市民晚餐用电高峰时段的抢修让我感受到了电力人的铁骨柔情,这是1月30日晚,旺源党员突击队的民生保卫战。政企多方协调村民阻挠施工,挖掘机、吊车齐上阵,连夜竖杆作业,这是2月17日-18日凌晨,农电党员突击队抢修因野蛮施工造成的10KV向凤线倒杆断线的场景。“大家需要酒精吗?我可以想办法”“口罩也能通过渠道分一些,看谁需要?”这是单位上一位网名叫“道法自然”的热心同事的微信聊天语录,到货后,他还挨家挨户的送货上门……诸如此类的暖心之举让抗“疫”充满温情。

我还记住了“家庭团”的守护。“妈,年夜饭我就不回来吃了!”在外地工作的二哥打给妈妈的那个电话我印象很深,后来就在微信群里看见他大年三十还在排查疫情的身影。刚过60岁的姨爹也不闲着,每天早早的戴着“社区志愿者”红袖章为小区出入人员测体温、作登记。一向热心肠的姐夫,经过与同学商议,通过微信群募集了善款2万余元,向犍为县慈善总会捐款,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深情厚谊。爱人同女儿也共同作画,为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打气,为武汉加油,向先锋致敬!

面对这样一波猝不及防的疫情偷袭,国家防线的布阵、城乡屏障的建立、家庭堡垒的构建,该记住的确实太多,无法一一细说,但我相信,举国上下凝聚起的磅礴力量,一定能打赢这场中国阻击战。




新闻采集QQ群:296053423 邮箱 news@qwxww.cn
地址:犍为县玉津镇凤凰路南段336号。 邮编:614400 备案号:蜀ICP备14010140号 浏览本站请使用Chrome、Firefox等高速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
新闻爆料:0833-4250040 监督电话:0833-4250026
律师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