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轸溪遇见徐文科
在轸溪遇见徐文科
◎徐澄泉
他曾在我的一首诗中活着。
在沙湾轸溪烈士陵园,我再次与他相遇。他站成永垂不朽的纪念碑,成为我的旗帜和路标。
1965年9月3日,成昆铁路大桥湾隧道施工现场,犍为籍铁道兵战士徐文科把生的最后一丝希望推给战友,把自己23岁的生命铸成山体的一部分,托起路基和铁轨,托起远方与蓝天。
他盘桓在大小凉山的高山大河间,蜿蜒在祖国西南的大动脉上——
一只苍鹰在翱翔。
一介山魂在呼喊。
他是伟大的路魂!也是平凡的战士。他是1900多个英灵之一,也是30万筑路大军的一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是标语,不是口号,是徐文科和他的战友们的口头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他们把肉体和灵魂,提炼成真理与精神。
轸溪小站,一列一列火车从大山的脉管里开过来,又向前方开过去,轰隆轰隆,犹似徐文科们经久不息的誓言……
徐文科烈士纪念碑
【注】徐文科,四川犍为人。1942年出生,1965年3月入伍,原铁道兵十师四十七团五营22连战士。1965年9月3日在成昆线大桥湾隧道严重塌方中牺牲。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并在轸溪车站建立徐文科烈士纪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