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井镇:“稻姜果”产业分区 让“僻壤”成沃土
稻香、果硕、姜争艳,川南风情别样浓。四川犍为县九井镇永丰村是坐落于浅丘地区的川南民居村落。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业项目、粮油种植示范区等项目相继落地,永丰村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路子,打造了一个产业兴旺、生态绿色的宜居乡村。
产业规划是前提:分区发展稻、姜、果产业
永丰村党支部书记曾安旭说:“曾经我们村交通闭塞,大部门村民外出务工,主导产业水稻、菜姜、柑橘既不成规模也比较零散,连小型农业机械都使不上。”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曾安旭带领党员干部下村入户,先后不少于百余次的动员会、座谈会、户长会,在3个月内让农户自愿提供750余亩土地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让全县第一个30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落地,永丰村项目规模占比53.3%。改造后,永丰村稻田连片,适宜机械化种植,改变了“锄挖牛犁”的耕作方式。
农田改造后,周边1000余亩闲置土地如何利用又成了难题。经过反复讨论、外出参观学习后,最终确定了“粮油示范区”模式,由县供销社控股的乐锦农业与永丰村集体合资种植,一季水稻一季油菜,目前已形成千亩粮油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区。
在粮油示范区基础上,由村大户按姜稻轮作方式分散种植“麻柳姜”(菜姜)1000余亩,形成生姜种植园区。
通过农技培训,回引和培育外出务工人员、种植大户为新型职业农民,创办水果家庭农场53家,占地800余亩,形成极具特色的“一村一品”柑橘果园,配套原有的李子、桃子等水果产业,形成连片1000余亩水果种植园区。
集体增收是关键: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
“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但乡村要振兴还是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体经济培育,没有道路、村庄美化就搞不了农业旅游,没有壮大的集体经济,富裕起来的还是少数人。”曾安旭反复琢磨着。
他多次动员村民集资并硬化村组道路8.6公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率100%,鼓励农户自行进行入户路硬化,使入户率达到了83.7%,通过积极争取村道拓宽项目,进行道路两旁绿美化,打造成了农田旅游环线。为了村庄美化,在已有集镇污水处理厂、公共厕所等卫生设施的基础上,新建规范化封顶垃圾池30个,组建专业队伍进行常态化清运,新建1个年处理能力万吨级以上的秸秆综合利用回收站。
“永丰村2018年以前集体经济几乎是“空壳”,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近年来我们村非常注重集体经济培育,村集体组建了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名下的竹片加工厂进行外包经营,每吨10元服务费,从2019年8月份运营以来,已创造集体经济纯收益40余万元,加上家庭农场土地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稳定收益和村集体出资入股的挖机经营收入,现集体经济已经比较可观了。今年永丰村与乐锦农业合作的粮油现代化种植项目,预计又能带来10万元以上的收益,有了这些收入,就能把基础设施建设做的更好,还能更好地开展群众活动。”曾安旭高兴地说道。
旅农融合是目标:发展农业旅游
永丰村积极探索主导产业与农业休闲旅游的衔接,打造“赏花+采摘+美食+副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农业旅游模式。
“每年3、4月正好是李子、桃子、油菜花期,现在我们村粮油基地的油菜花达千亩以上,与山坡上的桃花、李花争宠斗艳,好不喜人,吸引了很多赏花游客,但花期就两个多月,发展旅游还是不够。”想到这些,曾安旭又找来党员、群众集思广益,找准未来发展目标,要让外来游客留得住、玩得开,争取在2021年内本村要配套有成熟的农家乐、民宿,同时开发极具特色的“农家饭”餐饮,加快冷链场地建设,为“脆口姜”等特色副食品加工提供保障,让外来游客上半年赏花、下半年采摘水果,随时都能购买到本地特色产品。
眼下,永丰村党员群众们都在忙碌着发展产业,同时,筹备2022年的“花季之旅”活动。正如永丰村的名字一样,村子正在奔向乡村振兴的路途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产业的发展会一直兴旺下去,村民的生活会一直幸福下去……
通讯员:税鹏飞 记者:岑东
编辑:郑鑫川 刘开全 责编:纪小娥 审核:岑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