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犍为新闻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诗歌-正文

县作协|“8.18”特大洪灾和抢险救灾文艺作品选(二)

作者: 来源: 犍为县文联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02日 点击数: 3503

你是谁?为了谁?

罗础容

  8月17日清晨,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岷江河畔,看一看岷江河的水位,岷江上游已经连续多天大到暴雨,成都、雅安、乐山等多地暴雨,往日人们散步的滨江路已经被洪水淹没,向植被漫延,人们扶老携幼来到江畔,眼睛里满是忧虑,希望这洪水别再上涨。

  然而,水火无情,它不以人们心中的祈祷为转移,直至8月18日上午,上游的暴雨依旧一直在下着,一刻不停地下着。犍为——洪水终于在江堤的低处爬上了岸,向着县城的低处奔涌,老城丰业财富中心的许多车被淹,旁边的地下黄家超市形成了“悬泉瀑布”.....岷江大桥封桥了,2号、3号桥也相继被封,我所在的鹭岛成为了一座孤岛,洪水以毁天灭地之能盖过了沿河一带的村庄、坝区.....

  鹭岛沿江畔观“海”的人依旧很多,我也是其中一员。当我随着人流走到鹭岛广场警戒线的时候,一名执勤的年轻警员拦住我说:“阿姨,别看了,快回家吧,洪水涨得很快,马上上坎了,洪水来了你跑不赢的。”我歉意满满,连声道谢,停住脚步转身往回走,身后时而转来两位“守护者”的声音:“叔叔,回家吧,别看了,回家别再出来。”“大姐,别拍了,赶紧回家吧,水快上岸了。”他们并不认识我们,但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亲人般急切的关心与爱护,我想,多年以后,那声音依然会回荡在我的耳边.....儿子对我说,他昨天晚上半夜来到江边的时候,他们就在江边守候了.....

  年轻的战士啊,他们千叮咛,万嘱咐,让过往的行人注意安全,爱惜生命,而他们呢?却在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回家之后,我与家人没有再出门。打开手机,手机上满是犍为成为“海”的视频!紧接着,犍为整座城市停水了,停电了。手机也没有了信号,别说上网,就是想要打电话都很困难。中午时分,有消息传来,洪水翻桥,鹭岛的地下商场大润发超市也形成了“瀑布”。

  抗洪抢险拉开序幕:部队官兵,消防战士,公安武警,村委干部,民兵,抗洪志愿者,他们来了,他们不舍昼夜,冲锋一线,给那些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带去生的希望,把死神的威胁留给自己:灾民坐在船上,他们冒着随时被洪水吞没的危险,趟着洪水,扶着、拖着船奋力将他们送往安全地;遇上腿脚不便的残疾人,他们就背着,靠双臂抬着,趟着洪水,趟着厚厚淤泥,一步一步艰难向前;碰上阻拦物,他们不顾洪水湍急,双腿泡在水里奋力拉开......一次又一次,死神与他们擦肩而过.....哪里有灾民,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生命的气息,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8月19日,洪水慢慢退去,犍为这座美丽的城市一片狼藉,许多街道淤泥厚厚堆积,街道两旁的商店里东西无一幸免。

  据调查,“‘8.18’特大洪灾,岷江个马边河沿岸86.8公里,19个河心洲坝和岸边坝全部被淹没,15个镇15.2万群众受灾,1.57万户房屋被淹,3.2万人严重受灾”.....

  这是一场百年难遇的洪灾啊!但是,坚强的犍为人没有哭天怨地,大家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军民团结一致,开始自救,灾后恢复,重建家园。

  我们的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级部门、各民间社会团体,家家户户都积极主动行动起来,捐钱捐物,想办法把灾民急需的粮食衣物、生活用品及时送到他们的手上;不管是老人,年轻人,还是十几岁的孩子纷纷来到街上,泥巴裹满裤腿,都不是为了只扫自家“门前雪”,而是为了犍为这座城市,为了昔日美丽的大犍为早日再展赏心悦目的画卷,自愿成为了这座城市清淤的清洁工人!熟悉也好,陌生也罢,每一颗心都在为抗洪救灾而跳动着!

  华夏子孙,从来都是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

  此生无悔入华夏!


 

   

抗洪救灾诗词三首

朱兴红

 

洪 灾

新冠未消洪水来,

孽龙鼓浪又成灾。

百年不遇无情水,

十里荒烟泪满腮。

 

抗  洪

暴雨倾盆巨浪腾,

神兵天降暖风生。

危难时刻显身手,

洪水岂胜魚水情。

 

鹧鸪天 • 风雨同舟又见春

 

浊浪滔天日月昏,

拔山卷树化为尘。

废墟赤地遥无际,

草木含悲不忍闻。

 

县领导,系人民,

亲临一线饱艰辛。

信心凝聚看归雁,

风雨同舟又见春。

 

洪水中的老人

周文德

 

 一幅广为转发的照片,

 摄下一个动人的场面,

 一个志愿者背着老人,

 正待下船的瞬间。

 这个被背的老人,

 住在铁炉镇五一村,

 今年九十余岁,

 刚从洪水围困中脱身。

 

 2020年8月18日,

 这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岷江河突发大水,

把两岸的一切吞噬。

这是时隔103年,

它又一次的放肆。

巨大的流量,

凶猛的水势,

瞬间将五一坝变成孤岛,

人们纷纷向高处疾驰。

这位九旬老人,

行动呆滞,

走到不远处的竹林里,

爬到坟墓顶上,

这里是最高的地势。

 

正在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的时刻,

来了老百姓的救星。

救援船来到居民区,

跳下船救人的是解放军,

各行业组织的志愿者,

不顾一切向前进。

 

叶国明老人被背到山顶,

那里是犍为东服务区,

政府设置的安置点,

救助灾民保急需。

随时待命的120,

马上载着垂危老人,

风驰电掣奔犍为,

紧急抢救免过程。

历经输氧又输液,

老人渐渐缓过气,

一盒牛奶喂下去,

老人连声说谢谢。

精心护理几天后,

老人康复出了院,

来到救助安置区,

等待时日返家园。

家中早被洪水劫,

损失惨重徒四壁,

污泥堆了半米厚,

臭气冲天有瘟疫。

 

县里组织志愿者,

清淤抛烂不怕累,

为使灾民早返家,

情愿自己多受罪。

 

二十四日近黄昏,

县委书记亲登门,

嘘寒问暖作承诺,

一枝一叶感动人。

 

老人热泪流满面,

连声谢谢口难言,

社会主义制度好,

一方有难百方援!

老人抚今又追昔,

民国六年也是劫,

百姓家破人也亡,

国家不管不救济。

 

新旧社会两重天,

共产党把百姓放心间,

上下齐心抗灾难,

重建家园在明天!

 

(【注】所写叶国明老人系本人大舅哥。背老人的志愿者叫邓永贵,他下午又踫巧背了一个老太太是老人的老妻,背了二十步自己就因劳累晕倒了,后送医院救治,一位见义勇为者。)

犍为新闻

更多>>

综合新闻

更多>>

魅力犍为

更多>>

24小时热点排行

新闻采集QQ群:296053423 邮箱 news@qwxww.cn
地址:犍为县玉津镇凤凰路南段336号。 邮编:614400 备案号:蜀ICP备14010140号 浏览本站请使用Chrome、Firefox等高速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
新闻爆料:0833-4250040 监督电话:0833-4250026
律师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