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作协|“8.18”特大洪灾和抢险救灾文艺作品选(一)
犍为,游子与你同行
张屏 杨洁
8•18,一个无比伤心的日子,定格在央视13频道的历史镜头里;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给犍为人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上游四江汇合,岷江河水暴涨。县城的滨江路被冲毁得面目全非,多个小区进水,农贸市场被淹,停电、停水、停气......洪水退却后,四处哀鸿遍野,积水、烂泥和恶臭的腐烂垃圾,惨不忍睹。
闻汛而动!驻军部队 “铁血英雄特战旅”和武警驻犍中队火速开进受灾最严重的孝姑镇、铁炉镇,湖南、贵州、云南等12个省、市的60多支应急救援队伍驰援犍为,省内10个市、州消防官兵上千人星夜赶赴犍为抢险救灾!
可是,犍为人没有哭泣。
看吧,那对老夫妻,已经六十多岁。我只知道,他们住在我楼下,都是门卫,每天负责着小区的安全。这次洪水,他们居住的小屋被淹,平时的生活用品,没有来得及转移,全被浑浊的水浸泡在水里。然而,他们没有一点难过之色。
“老哥,你走好,别摔跤。”当一位拄拐的残疾人,在小区的水退去后,下楼去买吃的。男门卫当时正在铲淤泥,他赶紧放下铁锹,上前来将残疾人扶了一把。
“辛苦啦!奶奶,给你吃的。”小学生捧上包子。女门卫用水桶提水。其实,楼上根本就没有水。只是在楼下的巷子,有一只锈巴巴的水管,水小得可怜。女门卫每接一桶水,都要等好长时间,水桶接满了,她再提起水,把水冲向淤泥。小区的水泥地冲干净了,可女门卫也累了半天,早就饿了。一个楼上的小男孩,他一直趴在窗台注视着女门卫,当女门卫干完活,刚刚洗净手,他就跑下楼来,将几个热气腾腾的包子,送在女门卫的手里,算是由衷地感激。
看吧,往日风景秀丽,供犍为人休闲散步、喝茶、聊天的滨江路,一层层台阶被毁,河边茶园的桌子、靠背藤椅,早已不知被洪水卷向了何处。可是,犍为人没有屈服。冲在前面的是解放军、公安干警、消防兵。紧随着的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社会志愿者,以及深爱着自己家乡的百姓。一辆辆大型的机械,一个个背着沉重电缆的电工;到处都在抢修,到处都在清除淤泥。他们的手起血泡了,不知道疼;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不知道热。在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天灾算什么?吓不倒我们。我们敢问罪上帝,还我滨江路,还我美丽的家园,还我梦幻般的金犍为。
看吧,快看吧。你看那位戴着口罩,代表单位把捐赠物资送往河朱社区的帅哥,他是一名退伍老兵,同时又是一名医生。河朱社区这次受灾严重,为了把这批救灾物资很快发放到灾民手中,这位退伍不退色的老兵,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
众志成城,攻克时艰。犍为人,别怕;犍为人,雄起;犍为人,挺住!即便这次灾害我们损失六十几个亿,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和岷江河相拥相依;再大的难关,我们都会度过。向你致敬,勤劳的犍为人!在他乡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游子,我也会和你风雨同舟。
在梦中,我仍然期待着十里滨江长廊,鲜花盛开,游人如织……
我们,为岷江擦亮明珠(组诗)
8月18日,犍为县遭遇百年一遇洪峰,大片土地被淹,12万灾民无处安身,导致大面积电力、通讯和供水中断,多处水利和交通设施受损,全县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
——题记
张 屏
百年洪涝
一百年一次的“8•18”
犍为,一个无比伤心的日子
被定格在央视13频道
历史镜头,被覆盖厚厚的淤泥
闻汛而动
大灾的第一时间,是他们
驻军“铁血英雄旅”全体
冲向铁炉、冲向孝姑,冲
逆水而上,挺立在雷雨之夜
八方支援
来了,武警驻犍官兵
来了,绵阳消防战士
来了,湖南应急救援
来了,沐川环卫旗帜
万众一心
罗五孃一遍遍敲响铜锣
腰鼓队大妈一路鼓点鸣起
社区黄书记喊响了喇叭
清淤,清淤,有手的来铲泥
擦亮犍为
所有的嘴巴一齐张开
所有的眼睛充满期冀
57万双手在岷江舞动
擦亮一颗千年的珠玑
庚子年8.18洪灾突袭犍为感赋
余德伟
咆哮惊涛卷狂澜
倒海翻江漫金山
滔滔浊波袭古郡
滚滚巨浪摧岸滩
裹挟泥沙倾房舍
澎湃汹涌湮稼田
全民抗灾齐上阵
清淤疏水保家园
义士仁人自愿者
驰援解困捐物款
水魔无情人有谊
大爱无疆排危难
厄运遁迹阳和至
还我人间四月天
洪水像一场凶猛的感冒
李卉
庚子年立秋后的这个日子
八月十八日
超级洪水像一场凶猛的感冒
突如其来 铺天盖地
洪水能——
冲走庄稼
冲走树木
冲毁桥梁
冲毁道路
冲垮堤坝
冲垮房屋
冲坏门店
冲死家畜
但这洪水不能
冲走人
冲走人心上的艰韧
洪水能——
淹没土地
淹没河滩
淹没街道
淹没车间
淹没汽车
淹没商店
淹没食物
淹没家电
但这洪水不能
淹没人
淹没人身上的爱心
没有坚韧
没有爱心
一场来得快去得疾的突袭
也许就会
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