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村:“打平伙食堂” 乡村老人的“精神乐园”
在犍为,说起“打平伙”,大家都知道是一种AA制的聚餐的方式,就是你带一点米,我出一口锅,他拿一点菜,大家出点力,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在犍为县九井镇回龙村,就有一个“打平伙食堂”。每天,村里的老人们从家里带来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大米,到食堂做一顿饭吃。回龙村“打平伙食堂”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成为了老人们的“精神乐园”。
“打平伙食堂” 让老人们找到了快乐
6月14日是端午节,村民杨显纯到自家地里,摘了些新鲜的辣椒、四季豆、李子,哼着小曲朝“打平伙食堂”走去,与老人们一起欢度节日。
“这些蔬菜水果都是刚从地里摘的,水灵灵的,新鲜得很。平时家里有什么,我们都会拿过来一起吃,大家吃大家香。”同行的杨显富高兴地说。
当杨显纯来到村里“打平伙食堂”时,老伙计们早已齐聚一堂。
“这个鸡蛋可新鲜了,是我刚从鸡窝里拿的。不信,你用手摸一下,热乎着呢。“
“这个鸭蛋是自家喂的麻鸭子生的。一个月以前就把它包成皮蛋,等着今天和大家一起吃。”
“这个米是我儿子从外地寄回来孝敬我的,没舍得吃,今天专门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老人们纷纷拿出带来的东西讲个不停,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李大姐,走,我们俩一起择菜。”
“老张,你看一下米锅水要得不了?”
“刘嫂,你把那个肉放在锅里煮一下,中午炒回锅肉,做的时候盐不要放多了,几个老人患有高血压,不能吃太咸了。”
村老年协会会长蔡贵和进行了工作安排。回锅肉、绿豆炖排骨、烩四季豆、青椒皮蛋、水煮茄子、咸鸭蛋、萝卜藻儿炖鸡、粽子......中午12点,一桌丰盛的午餐摆在老人们面前,这些全都是老人们喜欢吃的菜。
“今天是端午节,在此我向全村老人致以节日的祝贺,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干杯!”
“干杯!干杯!”大家举杯互致问候送祝福,现场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饭后,老人们在“打平伙食堂”各自寻找娱乐活动,扯二七十、打扑克、打乒乓球、唱歌……节目丰富,其乐融融。
下午4点,老人们各自回家做家务,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打平伙食堂 ”是老人们的精神乐园
我们都知道,平常除了亲朋好友聚会,大家都各自在家吃饭,回龙村缘何还有“打平伙食堂”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九井镇溏沟村和回龙村合并成回龙村,该村有60岁以上的老人560人。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廖小敏在工作中发现,很多老人的子女在外务工,平时老人们在家做些家务和农活,有的老人甚至连集镇都没有去过,精神生活枯燥单调。白天看青山绿树、晚上数星星月亮,是留守老人的生活写照。
“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乡村振兴、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我们不能忘了老人,一定要想办法让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廖小敏感慨地说。
如何改变村里老人精神生活单调成为一道难题,摆在了村两委的面前。
一天,廖小敏突然想到,她在溏沟村任党支部书记时,村里的老人分别把家里的大米、蔬菜、肉食等拿到一起“打平伙”,茶余饭后还可以唱歌、跳舞、打牌,生活很丰富。能不能把这个做法再兴起来?
当廖小敏把这个想法告诉村两委成员和老人们后,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响应。村党支部决定,这项工作由村副主任龙廷安和村老年协会共同负责,大家把这个做法叫“打平伙食堂”。
“打平伙食堂”没有场地,村里在村委会办公楼旁修建一间房子供他们用。没有冰箱,原支部书记魏万迁捐献自家的冰箱供食堂用。没有经费,村两委发出了捐款倡议后,爱心人士和一些老人在外务工的子女也纷纷捐款,几天时间就收到4000多元。
“早晨10点,老人们准时来到食堂,大家一起做饭,下午自娱自乐,不准赌博,不准搬弄是非,每半月举行一次文艺演出。”回龙村副主任龙廷安介绍说。其实,办“打平伙食堂”主要是让老人们在一起吹吹牛、摆摆龙门阵、打打牌,这样,大家高兴快乐,就不寂寞了。”
铭记党恩 我们也要为乡村振兴出份力
5月17日是村民杨显纯70岁的生日,令杨大爷没有想到是,村里为他和10名老人过了一个幸福的集体生日。
这天阳光明媚,“打平伙食堂”热闹非凡,“回龙村老年协会集体生日庆祝活动”的横幅格外显眼。
中午12点,集体生日宴在一阵鞭炮声中拉开序幕。
“在这里,我祝11名老人生日快乐,也祝福全村的老人们身体健康,老有所乐。”廖小敏表示,老人们为回龙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没有他们昔日的奋斗,就没有回龙村的今天,我们办打平伙食堂、举行集体生日庆祝活动,就是让老人们安度幸福的晚年。
戴生日帽、唱生日歌。老人们沾满蛋糕的脸上,露出了像花儿一样灿烂的笑容。
集体生日庆祝活动还表演了文艺节目,老人们分别表演了耍龙灯、跳杆舞、打腰鼓、跳广场舞,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
“说句实话,我非常的高兴,因为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过过集体生日,今天村两委给我们办了。很感谢村两委和老年协会对我们的关心。”杨显纯是打心眼里高兴。
村民夏淑容说:“打平伙食堂办得这么好,我老了以后也要加入。”
“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打平伙食堂’让我们找到了生活的快乐。我们不仅要老有所乐,也要老有所为,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人分忧,给年轻人解难,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搞好回龙村的工作,我们也要为乡村振兴出份力。”蔡贵和乐呵呵地说。
蔡贵和利用业余时间,带领老人清扫村道卫生,让村容村貌更干净整洁,让乡村更加美丽。村民家里出现了矛盾纠纷,老人们上门做思想工作,化解矛盾。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老人们还到村民家中发放宣传资料。老人们还就村里的李子、柑橘、生姜等种植方面向村两委提出合理化建议。
回龙村“打平伙食堂”,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最美的夕阳红,缤纷绚丽,多姿多彩。
记者:傅维军 杨常元
编辑:郑鑫川 王玉 责编:纪小娥 唐洪平 编审:岑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