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美颜”,背后的原因是?
近日,有眼尖的市民已经注意到,犍为县城区多条街道两旁行道树树冠被修剪了,有的甚至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
尽管每年冬天行道树都会被修剪,但似乎少有人知晓其原因,不少人发出疑问:“冬天本来就萧瑟,再剪去树冠,街道上一点绿色都见不到,多难看啊。”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施工现场。当天下着小雨,然而工人们的工作热情一点也没有被天气所影响,指挥者全神贯注,操作者兢兢业业,大家齐心协力调整着站位寻找最佳的修剪点位。
工人利用高空作业车、高枝锯等工具进行修剪。待树枝修剪完毕,又将剪下的枝叶等及时进行清理装车,并运离现场,合理保障了现场的道路通行。
记者对技术岗工人进行了采访,对于市民的疑问,工人这样回答。
“之所以在冬天剪树枝,是因为大多树木都在冬季进入休眠期,相比开春发芽的树枝,冬季修剪要好定型一些。”
“比如我们正在修剪的这棵树,树枝已经探进了居民房屋里,很影响民居的通风与采光,尤其是在冬季阳光稀少的情况下,影响更大。”技术岗人员黄桢易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解释道。
部分市民质疑,为什么有些街道需要修剪,而另一部分又不需要呢?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黄桢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每个地方树种不同,有的街道树种生长较快,修剪也更为频繁。有些街道道路较窄、民居低矮,树木太过繁茂既影响交通,也存在安全隐患,这都是我们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去修剪的。”
记者了解到,被修剪的树种普遍在3至5月内就会发出新的枝芽,8个月左右就能长回未被修剪的状态,所以不用担心夏季街道上无树荫遮挡阳光的问题。树枝修剪是行道树日常养护的重要工作,能减少树木养分流失、病虫害发生、保持树木通风透气,同时保障行人与车辆的行道安全,是养护必要的流程之一。
见习记者:王馨颐
编辑:唐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