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镇春茶产业开门红
疫情难挡春茶香,随着气温渐渐回暖,石溪镇万亩茶园中蛰伏了整个冬季的茶芽陆陆续续探出了“小脑袋”,一颗颗,叶肉肥厚、娇嫩柔软、清香馥郁。在抓牢疫情防控的同时,石溪镇的春茶采摘、加工、销售从2月8日起拉开序幕,做到了疫情防控不减压,茶叶产业不误时。

“过年采茶工价高,一天摘4、5斤,就可以挣200元左右,一年下来加上土地租金、合作社分红,收入还是不错的。”石溪镇联盟村茶农黄方平一边两手翻飞摘春茶,一边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茶产业是石溪镇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镇共有茶园12500亩,茶叶初制加工厂2家,经销企业19家,茶农逾2000户。
当前正值明前茶的最佳采摘时节,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茶产业带来的影响,石溪镇充分利用公众号、流动喇叭、村组干部入户宣传等形式向茶农、茶厂宣传防疫知识,普及“健康码”“场所码”;督促茶企在茶叶采摘、收购、加工过程中,落实用工登记、测体温扫码入园、分时段分餐制度等相关防疫措施;落实农技指导人员,采取线上教学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茶叶采摘、加工技术指导培训4次。

“去年冬天的瑞雪杀死了地里的病虫害,春天温度提起来,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保障,但是采茶用工和茶叶产销还是个问题。”茶农们看着长势良好的茶叶,开始还有些担心。
为着力解决茶农的担忧,在镇农技中心的组织下,镇村干部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招募本地采茶工;第一书记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也开启了直播模式,为村里的茶和茶加工产业代言。

“今年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没有外出务工,在家刷抖音得知在村里采茶的收入也还不错,就报了个名”石溪镇塘房村村民余洪英,一边向大家展示刚学会的双手采茶技巧,一边分享自己的采茶经历。
就这样,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大年初七,石溪镇各大茶叶园区采茶用工达1.4万人次,销售茶叶5.7万公斤,收益684万元,实现了茶产业“开门红”。

“我们村还有一家茶叶加工厂,一起去看看吧!茶叶送到这里后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定型、烘干、提香等步骤,才能制成成品和大家见面……”随着塘房村第一书记胡祥的步伐走进村里的茶叶加工厂,制茶师傅们正认真专心致志地加工春茶。
据了解,采摘的鲜叶一部分销往雅安名山、峨眉、夹江等地,另一部分则送往本地的茶叶初制加工厂。“今年春茶的行情还不错,鲜叶的均价在50-70元/斤左右,经过初步加工制成的干茶能卖300-500元/斤”塘房村茶叶加工厂业主郑树春介绍道。
石溪镇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增加鲜叶的附加值,得有先进的设施设备、管护措施和专业的制茶工艺,更要打造本地特色品牌,下一步,石溪镇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和茶加工产业链条,培育回引优秀农业人才,打造农旅融合优势品牌,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记者:王慧霞
编辑:赖超 刘开全 责编:纪小娥 编审:岑正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