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犍为新闻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综合新闻-正文

犍为县:以家风教育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 吴承忠  岑东 来源: 犍为融媒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21日 点击数: 1724

  每个家都有家风。古语云:“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看似是自家事,实则连着党风政风民风,对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犍为县坚持把家庭家教家风教育作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涵养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本地优良家风资源,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引导和呼吁市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以国学讲堂散播优秀家风的种子

  “为学如登山,陟峨眉之颠则视皆下矣。倘一陟而止,犹未登耳。”在犍为县玉津镇开设的“今津国学”少年班上,李卉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述着关于本地先贤李拔的成长励志故事——《母亲做榜样,儿子有方向》。

本地学者为“今津国学”少年班的学子们上课.jpg

本地学者为“今津国学”少年班的学子们上课

  她告诉孩子们,李拔从小家庭虽然贫穷,但家庭教育却很“富裕”。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李拔不仅在青少年时期就写下“立志不在温饱,读书岂为科名”的座右铭,还养成了过节俭生活的习惯,以至于他入仕后能以清、慎、廉的治家为官之道闻名于世。

  据悉,为更好地传承国学中的优良家风文化,犍为县玉津镇依托文庙,开设了“银龄伴童龄”国学文化传承公益项目,“今津国学”少年班就是其中之一。截止目前,已邀请本地专家、学者、教师等,为中小学生们讲授家风家训故事18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学子们诵读国学经典.jpg

学子们诵读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人格,我们希望依托‘国学班’,让这些优秀的家风文化植根于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心中。”犍为县文联主席张建红如是说。

以沟通交流唤醒家庭教育的意识

  “请把孩子留在身边吧,家庭熏陶、家风传承,让我们的孩子做优秀、平凡、真实、温暖的人……”这是一段犍为县教育工作者在家长分享交流会上,送给每一个家庭的话。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一度成为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中的这句话,便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突出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足以看出,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它对于塑造孩子的个性、品格和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犍为县罗城中心小学开展“家长课堂”系列活动.jpg

犍为县罗城中心小学开展“家长课堂”系列活动

  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犍为县各所学校已陆续开展了家长课堂、家长分享交流会、体验式家长会、针对性家访等一系列活动,希望能唤醒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引导他们更好地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去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以协同联动筑牢家庭廉洁的防线

  “你用基层民警的敬业担当,守护了一方热土,保卫了一方平安。”

  “二十年如一日,照顾非亲非故的邻居老人,你们,没有血缘,更胜父子。”

  ……

  在近日举行的犍为县第五届文明市民表彰大会上,每一位获奖市民的颁奖词都如一股暖流,浸润和温暖着在场观众。

  为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助推廉洁家风建设,犍为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统筹联动,通过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市民”“最美家庭”“一镇一孝廉”等评选表彰活动,号召大家从先进事迹中汲取行孝崇廉的精神养分;通过编印《典型案例警示录》,摄制《贪婪的代价》《案鉴》等警示片,向领导干部家属发放《清风传家》《严以治家》等读本和《助廉倡议书》,教育引导大家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通过打造循吏“李拔馆”,让大家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将“忠、孝、廉、节”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犍为县妇联组织开展“家庭助廉”座谈会.jpg

犍为县妇联组织开展“家庭助廉”座谈会

  “正气充盈的廉洁家庭文化能增强反腐倡廉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使每个家庭成员自觉抵制和预防腐败,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助廉环境,涵养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犍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徐浪表示。

 

通讯员:吴承忠  记者:岑东

编辑:郑鑫川 刘开全 责编:纪小娥  审核:岑正权
 

犍为新闻

更多>>

综合新闻

更多>>

魅力犍为

更多>>

24小时热点排行

新闻采集QQ群:296053423 邮箱 news@qwxww.cn
地址:犍为县玉津镇凤凰路南段336号。 邮编:614400 备案号:蜀ICP备14010140号 浏览本站请使用Chrome、Firefox等高速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
新闻爆料:0833-4250040 监督电话:0833-4250026
律师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