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文艺名家 张贵清
他是一名医生。
也是一位作家。
他是犍为县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
他创作了一部犍为县历史以来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寻找》,每一个读者可以从《寻找》中寻找自己的影子。
他推荐了18人加入省作家协会,还推荐了1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身兼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犍为县文联副主席、犍为县作家协会主席。
他勤奋创作,成绩显著。他乐于助人,帮助会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他极力带好县作家协会这支队伍,用文学的形式为地方经济发展鼓与呼。
他是犍为县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他叫张贵清。
我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张主席,在内心,实际上都视他为大哥,不仅仅因他年长,更因他的人品,他的才气。
—— 张建红 犍为县文联主席
【张贵清简历】
1957年10月生于四川犍为罗城镇。1981年到成都中医学院医师理论进修班学习。先后在多个基层卫生院工作当医生。曾留职停薪到乐山一技校当过教师,到成都希望集团,广东昂泰集团担任编辑和记者,作过营销部高级管理,任过《昂泰集团报》总编辑。1996年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当医生。2007年调入犍为县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中医师。
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在国家省市级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数百篇(首)。
2013年被中共犍为县委、犍为县人民政府授予犍为县拔尖人才称号。
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先进个人。
2020年5月被评为乐山市2019度优秀文艺人才。
张贵清共5次获乐山市人民政府文艺奖。
多来年主要致力于小说、诗歌、散文创作。其作品在《四川文学》《诗刊》《星星诗刊》《四川日报》《诗歌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生平及其作品选进《全国中青年当代诗选》《全国诗歌报集粹》《青春诗历》《中国作家大辞典》《犍为杰出人物》等选本。5次获得乐山市人民政府“文艺奖”,一次获得《诗刊》社联合举办的全国新田园诗歌大赛二等奖。多部著作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四川省图书馆、乐山市图书馆及部分大学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个人著作6部。其中,小说集2部:《寻找》(2019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活着的意义》(1993年12月,成都出版社);诗集3部:《抒情山水人生》(1992年11月,四川大学出版社),《遥注如河》(1996年7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张贵清诗选》(2008年8月,四川民族出版社);报告文学集1部:《星空下的人们》(1997年10月,天地出版社)。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犍为县文联副主席、犍为县作家协会主席。
张贵清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
张贵清同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左)在北戴河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之家休假。
张贵清不忘恩师,看望原《星星》诗刊主编,已90岁高龄的白航老师。
张贵清带领作协会员在九井采风。
【代表作】
长篇小说《寻找》一书出版后,在新华文轩书店销售发行,读者反响较好。《寻找》电子书由天津一家传媒公司将此书在全球进行推广发行,网上点击量已达100万人次。
电子书上线平台有:亚马逊、京东读书、百度阅读、网易云阅读、当当云阅读、豆瓣阅读、爱奇艺文学、知乎书店、网易蜗牛阅读、掌阅书城、荣耀阅读、华为阅读、微信读书、 QQ阅读、咪咕阅读、看书网、牧云书院、云阅书院。
此书在乐山市新华书店发行会上,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出席并讲话,对此书给予高度肯定。并这样评价:小说《寻找》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命运的周折和艰难为切入口,讲述了一代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变迁,揭示了一代人在历史浪潮中,为寻找美好生活,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勇于追梦和圆梦的精神,为我们献上了一部反映生活、记录时代的佳作。张颖表示:《寻找》对人生故事的阐释,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自信和勇气,因此,《寻找》是一部值得推荐,值得阅读的小说。
【关于《寻找》一书网络推荐语】
亚马逊电子书对《寻找》推荐语:“展示一代青年逐梦圆梦的故事,演译一代艺术家命运浮沉!”
中国图书图网对《寻找》推荐语:“一代人的命运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
咪咕阅读电子书对《寻找》推荐语:“优美的碗儿潭,悠远的人生故事,心中的宁静家乡。”
他,历经磨难,终于有一个满意的人生;他,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他的一生,成功的人生哲学只有一个字,这个字的答案,尽在长篇小说《寻找》一书中。
【张贵清长篇小说《寻找》精彩片段】
此时,繁星满天。有人在院坝里唱着“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每当吴为听到这首歌时,他会仰望夜空,真的就看到了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他就会无限深情地想念着自己的母亲。要是母亲还在,一定也会唱这一首歌的。
那是一个纯净透明的夜晚,皓月当空,月亮透出的光辉似乎是暖暖的,照在人的身上,会感觉到月光暖暖地流遍全身。
月光照在大田坝洁白的石灰坝子里,人在上面走动时,会感到有一种来自天外世界的光芒铺在地上。
月华皎洁,把银白的天外的银光镀满了人间世界。此时,人的影子在院坝里清晰可见,地上如有一根小针也会闪出耀眼的银辉。那是多么美好的夜色啊!人类一天天地离这皎洁的银色远去。
……
吴为站在铁山顶一片开阔地上,从山顶向远处望去。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人类伟大的自由天地。
只见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远景空阔,群山低矮地匍匐在他的脚下。
……
“哎呀!这地方太美了,这是什么地方?”苏舒兴奋地问。
“这里叫碗儿潭,我童年常来这里玩。”吴为也再次为这美景所感动,深情地回答。
……
一个山野里长大的孩子,长大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背景,全靠自己一生的努力能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那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
他没有忘记他人生跑道上的寻找,那就是他幼小时母亲临死之前在他耳旁叮嘱:“娃儿呢!你长大了不要忘记别人的恩啊!”现在,他条件好一点了,他想做一些力所能及报答别人恩情的事。
……
这里四周寂静,河床和河卵石散发着洪荒远古留存的气息,让人置身其中,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
原来,他一生寻找的本源在这个地方。
沙湾儿山谷,最宁静的是水。碗儿潭中的水养育了中国一位诗人,它的名字叫“无为”。
“无为”是水的性格,它可以进入江河大海中去击浪波涛翻滚,也可进入潭中静默无声。但它永远往最低的地方而去。为此,它有破谷而出的精神。
吴为举目望去,在那个大爿上的悬崖峭壁上,爬满了生命强劲的黄桷树根的须。黄桷树根用虬典的根须扎进岩缝中的泥土。5月丰盛的阳光和雨露,让黄桷树各个枝头吐出许多新鲜的嫩芽儿来。
突然,崖畔上传来那一个人们称之为黄三娘,他称之为老奶奶的呼喊声:“黄根儿呢!你回来了吗?”
吴为抬头望去,在养育过他的那片大爿上的砏岩上,到处都是黄桷树。黄桷树的叶片上,每片碧绿的叶子上都站满了黄三娘老奶奶的身影。
来源:犍为县文联
编辑:郑鑫川 责编:纪小娥 编审:岑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