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镇新民村:林下生“金菇” 赤松茸撑起生态富民伞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犍为县玉屏镇新民村4组的赤松茸种植基地,一股浓郁的菇香扑面而来,肆意弥漫在四周。
茂密的林荫下,一朵朵顶着红棕色菌环的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村民们手持篮子穿梭其间,手指轻轻一捻,饱满肥硕还带着清新泥土芬芳的菌菇,便顺势落入了筐中。
“这批赤松茸是去年10月种的,采摘期能一直持续到6月底,高峰期每天能收300多斤呢!”基地负责人朱小淋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赤松茸,学名皱环球盖菇,凭借其脆嫩鲜美的口感,以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丰富营养价值,享有“素中之荤”的美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生态“守护者”——皱环球盖菇可降解土壤与废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是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修复的重要生物之一。
朱小淋正是敏锐地抓住了赤松茸的这一特性,充分利用自家的土地资源,采用大棚与林下相结合的创新种植模式,种植了4亩赤松茸,借助天然腐殖土与湿润阴凉环境,让赤松茸在近乎野生的状态下自然茁壮生长。这种 “人种天养”的独特方式,不仅完美保留了赤松茸那充满野性的风味,更通过林下种植巧妙实现了种植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4亩地的赤松茸,年产量可达9000斤,为朱小淋带来了5万余元的年产值。同时,朱小淋还借助“超市直供+电商平台+游客采摘”的多元销售渠道,以每斤5到8元的亲民价格,让这些饱含山野灵气的菌菇走进了千家万户。
“目前正值赤松茸的盛产期,我们始终坚持每日现采现发,确保新鲜的菌菇能够在第一时间直达消费者的餐桌。”据朱小淋介绍,林下种植不占耕地,采收完的菌渣还能化作有机肥滋养树林,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随着赤松茸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周边的村民也纷纷慕名而来,向朱小淋请教种植经验,林下经济的“致富菌丝”正悄然无声地蔓延生长。
即日起至6月末,基地开放生态采摘体验。游客可深入林间亲手采摘,感受“寻宝”乐趣,更能将带着露珠的新鲜赤松茸带回家炖汤、小炒、涮火锅……让山野珍馐唤醒味蕾春天。
采摘预约:朱小淋 13340921051
通讯员:林秀梅
记者:李旭东
编辑:唐洪平